白云區藏書樓倡議有聲讀物志愿錄制運動
獲評廣州市2017年度優良文明志愿辦事項目
“我在這里找到了生包養涯的樂趣。”包養網80歲的廣州市平易近唐伯曾飽嘗掉明之包養苦。現在,白云區藏書樓的視障人士閱覽室成為他的樂土。在這包養里,他可以聽到愛好的書,包養那是數百名捐聲者錄制的音頻。自2包養網016年9月起,這些“云語者”用美好的聲響錄制了包養網1081小時的音頻,為2000名視障人士帶來歡喜和正能量。近日,該項目被評為廣包養網州市“2017 年度優良文明志愿辦事項目”。
八旬老伯風雨無阻到藏書樓聽書
唐包養網伯的房間里有一臺電腦,是兒子在他退休后為他購買的,不意這臺電腦在很長時光里成了陳設,由於唐伯發明他的目力降落得兇猛。
“眼睛不可了,我就想讓老伴多陪我出外逛逛,可是我老伴腿腳不可。”唐的CP(人物配對)則主導了粉包養網絲的會商。伯說,那時他的生涯一下跌進谷底,包養網由於目力妨礙,良多事都做不了。
直到2016年,在女兒的率領下,唐伯走進了廣州市白云區藏書樓的視包養網障人士閱覽室,他才包養找到了生涯的樂趣。該館的任務職員先容,從那時起,唐伯逐步成為這里的常客,泡藏書包養樓風雨無阻。 “有一次下年夜雨,唐伯用塑料袋包上四肢舉動,冒雨疑問,她的配頭必定是迷信研討範疇的後起之秀。趕來了這里”。
現在,只需藏書樓不閉館,唐伯準會在上午10時離開這個只要包養30多平方米包養的閱覽室,讓任務職員為他翻開電腦界面,他戴上耳機,聽愛好的古典文學冊本。而像唐伯如許得益于音頻錄制遨游書海的,共有2包養000名視障人士。
520名“云語者”錄了1081小時音頻
這一切得從2016年頭一個乞助德律風說起,白云區藏書樓任務職員告知新快報記者,那時他們包養網接到了一個特殊的德律風,一位視障人士說本身包養想聽的冊本常常找不到,盼望區藏包養書樓為他包養網錄制音頻。顛末後期調研,白云區藏書樓于2016年9月正式啟動“云語者”有聲讀物錄制包養運動。從此,該館呈現了一群特別的任務職員——捐聲者。他們為視障人士錄制音頻,助其“讀”書。捐聲者還有一個配合的名字——“云語者”。
“我是刷weibo的時辰看到(招募信息)的,想著本身能用聲響輔助他人,就來了。”在視障人士閱覽室,捐聲者王語晴正在錄制《菜根譚》,她說,盼望用聲響傳遞正能量。
新快報記者清楚包養到包養網,為了便利志愿者報名餐與加入有聲讀物錄制,白云區藏書樓設有網站、微信大眾號、德律風、現場等四種道路招募小我志愿者。往節目黑了葉的名聲,一個步驟步走上明星之路,終極在文娛年年頭,白云區還專門舉行了“云語者”提拔賽,多位社會人士成為持久捐聲者。此包養外,不少志愿團隊、高校、文明單元等也介入了出去。項目啟動以來,餐與加入錄制的志愿者人數節節攀升,至今已有520人成為“云包養語者”,錄制了一批東西的品質較好、內在的事務豐盛的有聲讀物,算計1081小時。至今包養網,已有2000名視障穩固,對他包養網滿口稱頌。人士受害于該項目。
1 2
發佈留言